摘要:該文簡述羧甲基淀粉與聚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反應機理、聚合方法及反應中引發劑選擇問題,并對羧甲基淀粉與聚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應用前景進行展望。
淀粉是綠色植物將二氧化碳和水經光合作用合成天然植物多糖,是一種可再生、價格便宜、在自然界能被微生物完全降解、對環境友好綠色有機化工原料。利用淀粉結構上大量羥基,通過物理、化學、酶等方法可將淀粉改性得到變性淀粉,以改變天然淀粉一些性能。
淀粉羧甲基化是指一氯乙酸或其鈉鹽在強堿存在下對淀粉葡萄糖單元中C2、C3和C6上羥基醚化過程。羧甲基淀粉是變性淀粉主要產品之一,是一種水溶性陰離子型高分子化合物;無味、無毒、不易霉變,通常使用的是其鈉鹽(白色或黃色粉末)。
聚丙烯酰胺是一種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可降低液體間磨擦阻力,具有良好絮凝性能,在石油化工、水處理、醫藥等業有著很廣泛用途,是一類新型、精細、功能多樣高分子產品。但其不足是,價格偏高、溶解性差、性能易受酸堿度、溫度等條件影響。
羧甲基淀粉與聚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是一種新型有機高分子聚合物,兼具羧甲基淀粉和聚丙烯酰胺二者優良性能;其相對分子質量大、分子鏈含有官能團多,所以在市場上占有較大優勢。
本文簡介羧甲基淀粉與聚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反應接枝機理、聚合方法及反應中引發劑選擇問題,并對羧甲基淀粉與聚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應用前景進行展望。
1、接枝共聚反應機理及聚合方法
1.1 接枝機理
通常將由A單體為單元構成長鏈作為主鏈,由B單體為單元構成鏈段作支鏈的聚合物稱為接枝共聚物。羧甲基淀粉接枝聚丙烯酰胺反應實質是將單體丙烯酰胺作為支鏈接到羧甲基淀粉(主鏈)上反應。該接枝共聚反應經歷鏈引發、鏈增長、鏈終止三個階段;該反應屬于自由基聚合反應,引發方式有化學引發和物理引發兩種。在水溶液中,淀粉分子鏈間氫鍵作用力較強;但在一定溫度下,將淀粉糊化后分子鏈將變得舒展,分子鏈間氫鍵作用力也將變弱。在引發劑引發下,淀粉-OH活化脫氫,然后產生淀粉自由基。鏈增長過程是,淀粉自由基與單體結合再產生新自由基,繼續與單體作用,以此重復下去;當鏈增長過程結束時會形成新的穩定化合物。
1.2 聚合方法
接枝聚合物合成按其反應體系不同主要有乳液聚合法、水溶液聚合法和輻射聚合法等,以下加以簡單介紹。
1.2.1 乳液聚合法
乳液聚合也是一種非均相聚合方法,水溶性丙烯酰胺和淀粉借助表面活性劑(多采用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作用使丙烯酰胺單體和淀粉分散在油相中形成乳化體系,在引發劑作用下進行乳液聚合,形成淀粉接枝丙烯酰胺聚合物膠乳產品,需經共沸蒸餾脫水后才可得到粉狀淀粉接枝丙烯酰胺聚合物(St-PAM) 。聚合過程反應體系易于控制、較平穩、且放出熱量易于散發且均勻。乳液聚合過程乳化濃度對單體轉化率與接枝率均有影響,乳液聚合法常作為合成接枝共聚物實施方法。
邱廣明等采用乳液聚合法,分散介質為水、乳化劑和選擇十二烷基苯磺酸鈉(SDBS) 為分散穩定劑,在引發劑引發下使淀粉與丙烯酰胺(AM)接枝共聚,接枝效率達90%,接枝百分率達60.9%,明顯改善淀粉糊化特性,使其在冷水中具有良好分散性。
1.2.2 水溶液聚合法
水溶液聚合法是將單體和淀粉溶于合適溶劑中合成接枝共聚物所采取方法。國內外聚丙烯酰胺生產一般都采用水溶液聚合法,生產成本低、工藝簡單。羧甲基淀粉與聚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是聚丙烯酰胺開發產品,也可采取水溶液聚合法。
水溶液聚合法操作簡單、比較環保,能獲得相對分子質量較高聚合產物。汪秀麗等通過溶液聚合法制備聚乙烯醇與聚對二氧環己酮接枝共聚物,并研究聚合條件對共聚反應產率影響,制備具有不同分子結構接枝共聚物。
1.2.3 輻射聚合法
輻射聚合法是淀粉在紫外線或γ射線下引發,產生淀粉自由基,進而與單體接枝聚合得固體產品。這是一種不加其它溶劑或稀釋劑反應方法;但該法難以獲得高線性分子和高聚合率產品。
賈榮仙等采用UV聚合法制備淀粉與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并探究實驗較佳工藝條件,在較佳工藝條件下得到接枝共聚物接枝率和接枝效率都較高。
2、引發劑選擇
接枝共聚反應時引發體系選擇也非常重要,不同引發體系對接枝共聚物性能或結構影響有差異。接枝共聚物合成主要采用化學引發,引發體系主要選擇氧化還原體系,如高錳酸鹽類、鈰鹽類、過硫酸鹽類等。
高錳酸鹽類以高錳酸鉀為例,高錳酸鉀單獨不能作為引發劑,需要在有酸存在條件下才能對接枝反應起到引發作用。高錳酸鉀在弱酸存在下可與淀粉組成氧化還原體系使淀粉產生自由基,弱酸一般起到催化作用;但引發劑及其產物對環境有一定污染。另外,氧化產物與引發劑顏色給預分離造成一定困難,強氧化性高錳酸鉀作引發劑時對淀粉有一定氧化降解作用。田大聽等曾以高錳酸鉀為引發劑對魔芋粉與丙烯酰胺接枝聚合反應進行研究,選擇較佳引發劑濃度,接枝效率可達90%以上。
鈰鹽類一般選擇硝酸鈰銨作為引發劑,反應時會與淀粉絡合,淀粉產生自由基,Ce4+還原成Ce3+。這種引發體系接枝效率較高、反應條件相對溫和、反應活性也較高、反應周期較短;但由于鈰鹽價格較貴,所以工業上仍未能大量使用。李淑紅等以硝酸鈰銨為引發劑,制得聚丙烯酰胺與淀粉接枝共聚物對高礦化度油田廢水濁度和COD具有良好去除率。
通常將過硫酸鹽與還原劑Na2SO3、NaHSO3等構成氧化還原體系混合使用,這種引發體系無毒、廉價、引發接枝效率及重現性較好。因過硫酸鹽氧化性較鈰鹽弱,其引發速度較慢、引發活性較弱、反應時間較長、反應溫度也較鈰鹽高;但它是一種較有希望引發體系,因反應過程易于控制,且過硫酸鹽價廉而無毒。莊云龍等以過硫酸鉀為引發劑,對顆粒淀粉與丙烯酰胺接枝共聚進行研究,制得接枝共聚物具有良好絮凝性能。
3、應用及展望
聚丙烯酰胺是一種新型高分子絮凝劑,表現出良好絮凝性能;但由于其價格偏高,在處理工業廢水時尚不能大批量使用。而羧甲基淀粉價格低廉,以羧甲基淀粉為主鏈接枝聚丙烯酰胺可克服以上不足。
羧甲基淀粉接枝聚丙烯酰胺(CMS-g-PAM) 是一種水溶性兩性高分子絮凝劑,是一種在高分子鏈節上含有正負兩種電荷基團水溶性高分子,與僅含有一種電荷水溶性陰離子或陽離子聚合物相比,其性能較為獨特。
羧甲基淀粉與聚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作為一種有機高分子絮凝劑,可除去廢水中懸浮物和膠體,還可除去廢水中有色物質和表面活性劑等??紤]到影響絮凝劑對廢水處理效果因素主要有:pH值、溫度、絮凝劑投料量及絮凝時間等,對羧甲基淀粉與聚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需通過大量凈水試驗得到絮凝較佳條件,使其發揮獨特優勢,廣泛應用于工業廢水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