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酰胺膠粒間距及其相互作用能
膠體粒子間存在兩個反方向的力,即吸引力(范德華力)和排斥力(靜電斥力),兩種力都是膠粒間距的函數,共同作用結果表現為相互作用能是膠粒間距的函數:
VT=1/2rDu2ln[1+exp(-KH)]-Ar/12H
VT:膠體粒子間的相互作用能(erg);
r:顆粒半徑(cm);
D:水的介電常數;
u:吸附層和擴散層界面上的電位;
H:顆粒間的較短距離;
A:范德華常數。
膠粒間的相互作用能與膠粒間距的關系如圖5.1:
從圖中可以看出:
(1)當膠粒間距處于a、c點時,引力等于斥力,合力為零,膠體處于穩定狀態;
(2)當膠粒間距小于a時,合力表現為引力,易聚集,相互作用能出現一次較小值,能形成絮體;
(3)當膠粒間距處于a、c之間時,相互作用以排斥能為主,膠體處于穩定狀態,不能形成絮體;
(4)當膠粒間距處于c、d之間時,合力表現為引力,相互作用能表現出二次較小值,能出現聚集,但形成的絮體疏松,易受外界干擾破壞;
(5)曲線在b點出現較大值Vm,稱為位能峰,是顆粒凝集和絮凝的較大能量障礙,只有減小排斥能,降低位能峰值,才能縮小顆粒間距,增加吸引能,形成絮體。
聚丙烯酰胺的作用機理,一般認為是“吸附-電中和-橋連”機理。由于高分子鏈很長,攜帶的官能團多,可以同時吸附多個顆粒,把它們連接起來,形成大團顆粒而絮凝。絮凝劑與顆粒之間的相互作用力為靜電力、氫鍵、共價鍵同時作用,哪種起主要作用,應由聚丙烯酰胺性質、懸浮顆粒性質、水溶液的性質決定。因為含油污水的膠粒通常帶負電荷,所以陽離子型聚丙烯酰胺對膠粒同時起到電中和、降低ζ電位和吸附架橋的作用,而陰離子、非離子型聚丙烯酰胺以吸附架橋為主,兩性離子型聚丙烯酰胺的陽離子基團可以捕捉帶負電荷的懸浮物,陰離子基團可促進懸浮物的沉降,具體過程需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