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dhzxz"><form id="dhzxz"></form>

    <noframes id="dhzxz">
    <noframes id="dhzxz">

    <sub id="dhzxz"></sub><address id="dhzxz"><nobr id="dhzxz"><th id="dhzxz"></th></nobr></address>

    歡迎來到鞏義市波濤凈水材料有限公司!
    聚丙烯酰胺廠家選用優良原材料,質量有保障
    全國咨詢熱線:18595812566
    您的位置: 首頁 > 技術知識
    聯系我們contact us

    鞏義市波濤凈水材料有限公司
    聯系人:劉經理
    手機:18595812566
    地址:河南省鄭州市鞏義市大峪溝鐘嶺村4組

    技術知識

    聚丙烯酰胺水解度的檢測方法

    時間:2019-11-28 09:20:12

    摘要:陰離子聚丙烯酰胺是一種常用的化學助劑,主要用于石油鉆井開采和油田三次采油。水解度是聚丙烯酰胺主要的化學性能檢驗指標,直接關系到聚丙烯酰胺使用效果。比較了GB 12005.2-1989和Q/SY 119-2014兩個標準的差異和存在的問題,并通過滴定過程中的電導率拐點指示滴定終點有效解決了滴定終點判斷不準確這一共同的難題,得出取樣量和固體含量也對檢測結果有一定影響。

    1、聚丙烯酰胺的水解度

    水解度是指聚丙烯酰胺(APAM)的水解程度,因為陰離子聚丙烯酰胺是非離子聚丙烯酰胺在堿性條件下水解制成的。作為水處理劑,主要是利用聚丙烯酰胺具有十分優異的絮凝作用。而非離子聚丙烯酰胺,通常是卷曲成無規線團,用于水處理時一般是加堿使聚丙烯酰胺部分水解,在生成的羧基陰離子之間靜電斥力的作用下,使分子鏈伸開,以暴露出來的活性酰胺基團及很長的分子鏈發揮優異的架橋絮凝作用。

    聚丙烯酰胺分子中水解產生的羧基數與聚丙烯酰胺分子水解前酰胺基總數之比。

    HD=(m/n)×100%   (1)

    其中:

    HD為水解度(水解反應進行的程度),%;

    m為聚丙烯酰胺分子中水解產生的羧基數;

    n為聚丙烯酰胺分子水解前酰胺基總數。

    較佳水解度是在反應中隨著水解度的增加,羧基陰離子增加,分子鏈不斷伸展,從而使絮凝效果逐漸增強;同時聚丙烯酰胺的電負性也逐漸增加反而妨礙了其與負電性的泥沙等雜質相吸附的作用,而且在吸附架橋中起主要作用的活性基團-酰胺基也不斷減少,從而也存在隨著水解度增加絮凝作用逐漸變差的因素。綜合考量應有一個較優的水解程度,使絮凝效果較佳,即存在一個較佳水解度。

    2、聚丙烯酰胺的水解度分析原理

    聚丙烯酰胺的水解度分析體系是一個弱酸強堿鹽,它與酸反應生成大分子弱酸,體系的pH由弱堿性轉變為弱酸性。利用鹽酸標準溶液直接滴定分析體系中的羧酸根,根據消耗的鹽酸溶液標準的體積計算樣品的水解度。反應原理如下式所示:

    計算公式如下:

    HD=(C×V×71×100)/(1000α×S-23C×V) (2)

    其中:

    HD為水解度,%;

    α為試樣的質量,g;

    C為鹽酸溶液標準的濃度,mol/L;

    V為鹽酸溶液標準的體積,mL;

    S為試樣的固含量,%;

    23為丙烯酸鈉與丙烯酰胺鏈節質量差值;

    71為與1.00mL鹽酸標準溶液(1.000mol/L)相當的丙烯酰胺鏈節的質量。

    3、現行標準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現行有效的標準有:GB 12005.6-1989《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水解度測定方法》和Q/SY 119-2014《驅油用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技術規范》。這兩個標準對水解度的測定原理相同,都是使用了酸堿滴定的原理,用鹽酸做標準溶液滴定羧酸根,只是取樣量稍有差別;所用指示劑相同,滴定終點的判斷顏色稍有差別。GB 12005.6-1989是由黃綠色變為淺灰色;而Q/SY 119-2014是黃綠色變為灰綠色穩定30s。實驗室用2種方法做過多次試驗,依據Q/SY 119-2014標準使用同一樣品、不同人、不同時間的結果為:39.15%、40.12%、37.14%、38.67%,顯然誤差很大。分析其原因是由于羧酸鈉為弱堿性,滴定突躍小,指示劑的變色不易判斷,所得數據準確度及精度較差。

    4、聚丙烯酰胺水解度測定

    稱取樣品0.150g慢慢加入到盛有500mL水的1000mL燒杯中,攪拌4h溶解,用0.1mol/L的鹽酸標準溶液滴定,同時用電導儀檢測反應體系的電導率,每加0.5mL鹽酸標準溶液記錄一次電導率,直至隨著滴定劑的加入電導率有了突躍變化后再繼續滴定10mL(表1)。以消耗的鹽酸標準溶液體積v為橫坐標,電導率K為縱坐標作圖。用較小二乘法分別將圖中曲線前半段和后半段接近直線的部分擬合為直線,兩條直線交點的橫坐標即為滴定終點時所消耗鹽酸標準溶液的體積,如圖1所示。將其代入(2)式計算水解度。

    表1 鹽酸標液用量-電導率試驗結果

    鹽酸標液體積/mL 電導率/(us·cm-1) 鹽酸標液體積/mL 電導率/(us·cm-1) 鹽酸標液體積/mL 電導率/(us·cm-1)
    0.00 60.5 4.50 98.3 9.00 227.0
    0.50 65.5 5.00 102.5 9.50 250.0
    1.00 70.7 5.50 107.8 10.00 275.0
    1.50 75.2 6.00 115.0 10.50 299.0
    2.00 79.2 6.50 126.2 11.00 322.0
    2.50 82.9 7.00 141.8 11.50 346.0
    3.00 86.9 7.50 160.7 12.00 370.0
    3.50 90.7 8.00 181.6 12.50 393.0
    4.00 94.4 8.50 204.0 13.00 416.0

    兩個樣品2人分別重復9次的結果相對標準偏差為0.40%-0.92%。取樣量在0.15-0.19g范圍,相對標準偏差為0.40%-0.92%,較小。

    實驗中發現固含量參與了結果計算,現有2個標準的固含量測試條件不同,其結果也不同??赡苁且驗榫郾0肥且环N強吸水性高聚物,要干燥到恒重難度很大,所以要比較產品的質量好壞,需要統一測試方法的測試條件。使用2個標準的測試條件(GB 12005.2-1989:真空度5300Pa,100℃,5h;Q/SY 119-2014:120℃,2h常壓)對同一樣品進行了測定結果見表2。

    表2不同固體含量水解度的測定結果/%

    方法1 固含量92.20 水解度40.97
    方法2 固含量88.98 水解度42.66

    5、結論

    使用GB 12005.6-1998中的樣品處理方法,取樣量控制在0.15-0.19g,用電導儀指示滴定終點,測定結果滿意。

    日本欧美在线观看